吟风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645|回复: 0

二人转为什么那么黄?因为人家是母系氏族的萨满神教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3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起二人转,你一定不会陌生。就算没看过现场表演,但你肯定能说出两个人名——赵本山和小沈阳。再深粉儿一点,可能还知道象牙山天团——本杰明·刘能、尼古拉斯·赵四、比利·大脑袋和莫吉·谢广坤。有人觉得二人转又土鳖又低俗,咋咋呼呼,污力无限,连下里巴人都算不上。可你知道吗?人家的祖宗辈儿可是听起来又神秘又威风的萨满。
  接下来你将看到:     
  ● 二人转罕见的以女为上     
  ● 二人转里为什么女尊男卑?
  

  ● 黄段子多也是祖传的     
  ● 跳大神跟二人转也有联系
  身为东北人但从不看二人转的值班编辑 / 雪竹
  二人转罕见的以女为上
  -+-
  跳舞的赵四是二人转演员,唱曲儿的刘能是二人转演员,演小品的小沈阳也是。那二人转究竟是唱、是演还是跳?
  事实上,都是。二人转是流传于东北各地的具有说唱风格的民间小戏。一开始叫“蹦蹦戏”,演员都是农民。农忙时没人唱,只有闲下来了,两个人即兴唱一段。别人喜欢听什么,就唱什么;大家喜欢看什么,就演什么。
  这使得二人转杂糅了许多其他艺术元素,比如“东北大鼓”、“皮影”、“相声”、“梆子”等等。而且要抄就大大方方地抄,二人转行规里有“撸叶子”一词,指的就是学习别的艺术形式,甚至学习同行艺人的经典技艺。
  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不断“撸叶子”,二人转发展出
  唱、说、扮、舞、绝五功。
  “唱”、“说”、“舞”,大家都懂。“绝”指的是绝活,甩个手帕啦,劈个叉啦之类的。

5907e3cbb7094.jpg


  咱们重点说说“扮”。“扮”指表演。二人转男女演员被称为“一副架”,男角是“下装”、“丑角”,女角是“上装”、“包头”。两个人经常在一场表演中扮演好多个角色,所谓“千军万马就是咱俩”。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在二人转里,为“上”的是女性
  这非常罕见。要知道,二人转有二百八十多年的历史,清朝就有了。在传统男权社会里(当然,在现代社会也是),称女角为“上装”,罕见程度不亚于出了一个女皇帝。
  为啥二人转如此特立独行?
  二人转里为什么女尊男卑?
  -+-
  历史书给了我们答案:原来二人转与萨满文化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联系。
  听起来神神叨叨又有那么点神秘莫测的萨满,指的是在氏族中行巫师之职的人,是天神在凡间的代理人与化身
  在远的让人没了概念的以前,萨满诞生于北方原始母系氏族社会。所以,一开始,萨满都是女性,男性根本没资格扮。

5907e3cc3f8a3.jpg


  ● 阿布卡赫赫
  相传,萨满是天母阿布卡赫赫转化到人间的化身。阿布卡赫赫命令母鹰从太阳那里把光明带给人间,使冰封寒冷死亡的大地具有了光、热和生命。母鹰为救受难的人民而牺牲了自己,其鹰魂变成了萨满。
  萨满除了平时做好巫师的本分工作外,还会在祭祀中跳舞。舞蹈由一女一男完成。女萨满处于主导地位,男性角色是她的配偶。在舞蹈中,男性围着女性转。
  在二人转中,也是男性围着女性转。男性角色扮丑,上蹿下跳,都是为了突出女角的美。

5907e3cc9d8f0.jpg


  随着时间的推移,父系氏族社会出现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男萨满(男酋长担任)。不过,在祭祀中,男性要充当天母的使者,必须装扮成女人的样子。光穿得像女性还不够,男萨满脸都要涂黑,并在神帽的帽檐周围缝上很多皮条遮着脸。不能漏了陷,让神灵看到胡子拉碴的男性面孔。
  这就是东北二人转早期“男扮女装”、面涂黑色的历史由来。到了现代,虽然脸早就不涂黑了,男扮女装还一直是二人转的传统。二人转,以女为上,是尊了祖制。

5907e3cd13e28.jpg


  黄段子多也是祖传的
  -+-
  祖制,还有另一条。
  神话读多了,你就会发现,原始神话大多有生殖崇拜的意味。据考证,天母阿布卡赫赫的“赫赫”是满语“女人”的意思。而“赫赫”这个词又是从满语“佛佛”(FeFe)女阴的音义转引而来,寓意女人有生育奇能。

5907e3cd7a10d.jpg


  ● 萨满剪纸
  在氏族社会的人看来,宇宙和万物都是女神和她的配偶进行神圣交媾时创造出来的。因此,想要氏族一直兴旺发达红红火火,就得在祭祀中模仿女神与配偶的行为,让人和万物不断被重新创造。
  在祭祀中,随着身体疯狂的舞动,神明的灵魂附于萨满之身,萨满和男助手的舞蹈模仿的是女天神和她配偶的交媾。
  据记载,萨满常常梦见自己和男助手——学名,庇护精灵,又叫爱米——成了夫妻。在梦里,萨满如果拒绝履行夫妇间的义务,爱米就强迫她这样做,否则就要杀死萨满。

5907e3cdb626c.jpg


  ● 阴山岩画中的萨满跳神
  舞蹈中的性暗示一直流传到二人转。爱情,更准确的说“女爱男”,一直是二人转的主要表现内容之一。表达爱情,尺度一个过当,就成了黄段子。
  东北人都知道,二人转少不了黄段子。在台上,一言不合就脱衣服。在中国音乐研究会编辑的东北民歌选中,生活类题材一共有107首,涉及色情的就有46首。
  这些年,为了能登上台面,二人转已经收敛许多了。不过,在小舞台上的二人转,还是“原汁原味”。“十八摸”、“摘黄瓜”、“揉旗杆”,这些都是二人转的名曲。

5907e3ce19e7c.jpg


  ● 刘老根大舞台的雕塑
  在东北民间,有“看二人转不浪,不如回家睡凉炕”的说法;还有“姑娘要学坏,全靠蹦子带”的俗语。(前面提了,二人转最早叫“蹦蹦戏”)。因为太过低俗,二人转在国共内战时期还被禁过一阵子。
  跳大神跟二人转也有联系
  -+-
  从早年二人转的扮相和用器上,也能看出萨满的“遗迹”。
  早年的二人转中,被称为上装的女性角色,头上得包一块青布,上面带着五朵大红花和用玻璃珠子串成的齐眉帘子。五朵大红花的造型和萨满神帽十分类似,脑门前的帘子从萨满遮脸用的皮条演变而来。这也是上装被称为“包头”的原因。

5907e3ce60bda.jpg


  ● 老照片里的二人转演员,注意看女性的头饰

5907e3ceba05d.jpg


  ● 老照片里的萨满,还是注意头饰~
  二人转的唱腔也很有特点,一般喜欢在每句的结尾加上“哼嗳哟、嗳嗳哟”。
  例如二人转许仙借伞是这么唱的:
  “(上句)公子高山把书念,嗳咳哟,嗳嗨哟。
  (下句)公子念书正三年哪!嗳咳哟、嗳咳、嗳咳、嗳嗳哟、嗳咳哟!”
  这种习惯源自萨满教的音乐。下面这段词来自萨满音乐请神歌:
  “打打鼓哇,撞金钟呀,哎呃呀!
  香主爷爷上了香主身上,回家赴宴席呀,哎呃呀!
  一步两步往前走呀,哎呃呀!
  慢慢走哇,慢慢行呀,哎呃呀!
  稳稳当当接香主爷爷回家赴宴席呀,哎呃呀!”
  早期二人转手里拿的不是手绢和扇子,而是竹板和一尺三寸的木棒(一头钉块红布条)。萨满祭祀舞蹈同样会使用这两件道具。

5907e3cf11546.jpg


  ● 左边是二人转使用的拍板,右边是萨满歌舞用的拍板
  萨满到了现代社会,就成了东北人口中看病消灾的“跳大神”。跳大神也是二人搭档,大神是女性,一抽一抽地被神上身;二神是男性,一边敲鼓一边唱请神的曲儿。
  跳大神和二人转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在萨满祭祀中,还是跳大神的时候,都会用到一种特殊的鼓——太平鼓。跳大神时用的太平鼓,和二人转演员演出时用的鼓是“亲戚”;请神曲儿和二人转的一个特殊曲调——神调,一模一样。

5907e3cf53dec.jpg


  ● 唱神调时二人转演员手里的鼓

5907e3cf9b7dd.jpg


  ● 跳大神时左边二神手里的鼓,可以和前面萨满的鼓对照着看
  更有意思的是,十个跳大神的二神,有八个是唱二人转兼职的。没办法,这年代谁都不容易,搞几样兼职才能养活一家好几口。
  所以啊,别瞧不起二人转,人家的祖宗辈儿可是大名鼎鼎的萨满,是不折不扣的
  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于苑冬:东北“二人转”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赵凤山:论二人转起源于萨满歌舞,满族研究;
  顾湘:东北二人转发展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
  王悦:东北二人转与萨满文化,戏剧文学;
  杨朴、杨旸:二人转与萨满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徐薇:自我、角色与乡土社会——对民间二人转艺人及其生活世界的个案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吟风阁古风文学论坛 ( 豫ICP备15004038号-1 )

GMT+8, 2024-11-24 09:56 , Processed in 0.052552 second(s), 18 queries .

古风文学 吟风阁

© 2001-2016 yinfengg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