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风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20|回复: 0

可可西里,罗布泊式的荒凉指的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荒凉,是一种对比出来的主观感觉。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对比也没有荒凉。与喧嚣的都市相比,乡村已是荒凉。与炊烟袅袅的乡村相比,山野已是荒凉。与绿树成荫的山野相比,大西北干枯低矮的灌木丛已是荒凉。而极少能见骆驼刺和沙枣树、偶而一见狂奔的黄羊和野兔的戈壁滩,当然更是荒凉。罗布泊,湖底的盐碱壳上根本无法生存任何生命,肯定是人类居住这颗蓝色星球上的荒凉之极。
  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荒凉感。到罗布泊旅行与在罗布泊生活,所感受到的荒凉是完全不一样的。
  对于一般的旅游者、探险者来说,这种荒凉可能只是地理教科书里展示的荒凉:没有淡水,没有植物,没有动物,没有生命,地表上一切的一切都是赤裸裸的。在罗布泊湖底及周边的戈壁滩,只有单调至极、无限重复的地貌,每天都能见到的日出日落,春秋季节经常遇到的狂野风沙,夏天里无遮无挡的骄阳酷热。所有这些,构成了一种大自然的荒凉。










  这种荒凉的感觉并不一定都那么强烈。就象我第一次进入罗布泊区域,更多的是新奇异常的感觉,是探索欲望的满足,是之前内心构筑的画面与真实景观的对比与解构。在新鲜感得到满足之后,才会想起“荒凉”这一词语。
  在罗布泊谋生的人群,除了眼中的荒凉,还有一份心里的荒凉。也就是说,荒凉之感更多地体现在精神世界里。
  在罗布泊无人区,偶然从水源地跑过来的几只野生动物,比如野兔、黄羊、狐狸,且不说看到真实的奔跑姿态,即使看到几只脚印,也会让人们作为一个话题说上好几天。答主与同事在监控回放时看到凌晨出现在画面里的一只动物,找来几个老矿山分析了半天,终于得出“这是狐狸”的结论。在一些无水源、无植物的区域,碰巧还能看到老鼠和蜥蜴。这些小动物吃什么、喝什么,如何维持生命,让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无依据、无条理地探讨这些生命的存在方式,就成了人们聊天解闷的话题之一。
  在春夏之交狂风怒嚎、沙尘肆虐的日子里,除了荒凉之外,还有一种渺小、无助的恐惧。住在彩钢板搭建的棚屋里,看着窗外厚重的黄尘,听着阵阵狂风裹挟石子扫荡板壁发出“唰……唰……”的强烈声音,吓得人心里直打鼓,真的害怕板房会不会被吹走,自己的小命能不能保住。此时,除了默默祈祷之外,没有任何办法。在罗布泊,对“飞沙走石”这一成语算是有了切身的体验,也相信古人描述的“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并非夸大其辞。
  无人区的矿山,不管有多少人在工作,就是一个小社会,就有各种各样的悲欢离合。为维持员工稳定,矿山招收了一些夫妻员工,看他们同进同出,相眠于一个屋檐下,只会相信他们是真的。但是,过不了多久就知道了,他们是临时搭档,是解决一时需求的男女组合。可能从我们矿山离职后,就分道扬镳、各寻下家了。在荒凉、无聊的世界里,他们找到了自娱自乐最好的方式。当然,也会有一些合法的夫妻双双对对在矿山工作,受到管理层的欢迎。
  而对于有一定文化素质、有一定精神追求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来说,可交往的范围太小、能接受的信息太少、有兴致聊天的话题太贫乏,就是一种无法逃避、必须面对的荒凉。于是,偶而的进城,除了抓紧时间吃点喝点买点玩点之外,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赶紧上网玩命地下载电影、电视剧,当然也少不了岛国彩色片。在矿区工余时间,除了交流几句工作上的事情,也就是各自看看这些片子。看完了,再相互拷贝、共同分享,聊聊剧情、说说美女。
  答主是一个性格比较内敛、喜欢追求自在的人。当自己与别人的交流进入荒凉模式后,眼光会投向大自然,投向内心世界。
  这里的阳光确实与内地(新疆人称为“口里”)有所不同,除了更加直白、更加炽热之外,一早一晚的光影变幻,常给人“风景”无限的感觉。当然,天天看了也是熟视无睹,但总会有几天,朝霞与晚霞还真能出彩。比如这几个画面:














  看着这些景色,瞬间能把自己的年龄减去几十年,再次回到充满幻想的孩提时代。虚幻的东西总让人想入非非,短暂的风景会使人感到珍惜。这时,手中的相机、手机,往往不愿意放下,只想着尽可能留下云彩变幻、光影流动的每一个片断。实际上,能够出彩的日出日落画面,一年当中也遇不到几次。只有雨后初晴、季节变换之时,才会展现在你面前。
  如果没有生活的无聊和内心的荒凉,肯定不至于对朝霞晚霞这么专注、这么着迷。于是,几年的时间,在荒凉至极的世界里,留下了一些并不荒凉的影像,给自己难得的人生经历保存了一份客观记录。
  这里,没有枯藤老树昏鸦,更没有小桥流水人家和古道西风瘦马。只有每日来临的夕阳西下,和漂在天涯的断肠人。毫无疑问,面对渐渐西沉的夕阳,思乡之情、思亲之感总会悄然涌起。反观自身,顾影自怜,恍如茫茫戈壁一粒没有归宿的蚂蚁。
  实在无事可做了,一些原本无聊至极的事情便会凸显出来。比如听歌。曾经的某个晚上,在电脑上倾听降央卓玛的《草原之夜》N次,那一个晚上的时间,全部都消磨在这首歌里了。之后,以“寂寞与思考”为题,在日记里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对我来说,这是一首百听不厌的老歌。并不仅仅因为降央卓玛的歌喉厚重、迷人,更因为歌曲作得太优美、歌词写得太深情。这是一首抒写上一代外来草原人寂寞生活的歌曲,而且写的是他们自己当下的生活。而我们现在矿山戈壁人的生活环境也很相似,只不过交通快捷了一些、通讯能够做到即时即刻。但,情景相似,所以,很能够打动我的心灵。
  在某一个寂静的可克达拉草原之夜,作者在自娱自乐中想起远方心爱的姑娘,于是情思泉涌,下笔成章。可惜文章写成了,却没有邮递员来传情,只能耐心等待千里冰雪的消融、等待草原春天的到来。在姑娘到来之前,词曲作者有大把的时间,对旋律和歌词精雕细琢,把简简单单的旋律和歌词写得深情款款,成为流传几代人的经典名曲。
  现代社会信息量非常之大、社会心态的变化也非常之快,许多人包括我自己都进入了浮躁的状态,失去了那一份耐心与恒心,坐不下来思考一点什么、书写一点文字。只有来到戈壁滩里,没有了网络信息的干扰、没有了城市生活的浮华,才会静下心来想想心事、写写文字。谁说寂寞的生活没有意义?谁说单调的环境没有作为?有一失也就会有一得。寂寞,并非坏事。
  “寂寞,并非坏事”。这只是自己安慰自己、自己哄骗自己的谎言罢了。答主心理健康,没有自闭症之类的毛病,真心不愿意隔绝于罗布泊这种不毛之地,使自己的心态受到扭曲。无奈之中,只能这么喝点自己做的鸡汤,让自己不至于毁灭于荒凉之地。
  关于罗布泊,只说荒凉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意义。答主曾归纳了一下罗布泊的特色,不妨罗列于此:
  罗布泊很热。夏季极端高温45℃,地表温度可达71℃。这不是传言,是事实。答主经历的气温是42℃,用测温仪测量地表温度,最高记录是56℃。但这里空气干燥、风吹不断,只要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一阵清风就能感觉到凉爽。答主是南方人,感觉南方的热是闷热,像是呆在蒸锅里;北上的热是燥热,像是坐在烤炉上。相比较而言,还是南方的闷热更加难受。
  罗布泊很晴。这里属极端干旱的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阳光明媚,极少下雨。在罗布泊,雨伞只用来遮阳、墨镜长年需要佩戴、汽车雨刮器只是摆设、厕所则不需要盖顶。
  罗布泊很透。除了那几天扬沙天气,平日里空气通透度非常高,不存在PM2.5之类的困扰。所以,用傻瓜相机、普通手机就能拍到纯净、美丽的景色。在大多数的夜晚,能看到月明星稀的天空,或者看到满天的星辰和若隐若现的银河。
  罗布泊很干。这里是全世界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只有22.2毫米,而年蒸发量高达2902.2毫米,蒸发量为降雨量的100多倍。异常的干燥,令人望而生畏。所以,人们只要是进入罗布泊,首先想到的是水带够了没有,然后才会想到食物、汽油等等。
  罗布泊很静。如果没有道路汽车和厂矿机器的轰鸣声,平日里就只有风吹过的声音。在没风的日子,会让人真正体验到“天籁”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写完了,似乎觉得罗布泊并没有多荒凉啊……是的,回望过往,美好之忆还是多过了凄凉之感。有这么一段异于常人的谋生经历和心灵体验,觉得还是有不少的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吟风阁古风文学论坛 ( 豫ICP备15004038号-1 )

GMT+8, 2024-11-21 20:19 , Processed in 0.063100 second(s), 15 queries .

古风文学 吟风阁

© 2001-2016 yinfengg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