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风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42|回复: 0

揭秘: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三大未解之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9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为什么美军基地没有丝毫戒备?
  1941年12月7日上午8点,日军飞机突然开始了对珍珠港的袭击。战前,日本进行了周密准备,欺骗麻痹美国。因此,直到大战在即,夏威夷岛上的美军仍毫无战斗准备,美举国上下为之震惊。美国的太平洋基地为什么毫无防范?英国记者和历史学家马克斯赫斯廷斯在他的新书地狱中写道,这个问题至今仍困扰着人们。
  已故马里兰大学教授戈登,可能是研究美国珍珠港事件最重要的权威人士。他认为核心问题是,美国政府根本不相信日本即将侵略自己的警告。他在撰写的在我们熟睡的黎明,珍珠港未被告知的故事中写道,这个自负的判断,是珍珠港悲剧的根源。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国会曾就此进行了广泛的听证会。最终的结论是,军队集中精力训练,以至于没有注意到可能发生的袭击;军队指挥官担心弹药流出后会引发不安全事件,故而将防空用的弹药统一保管,没有提前分发到士兵手中;海军由于缺乏设备,在海上没有保持定期的飞机巡逻。
  而且当他们看到日本的舰船后,指挥官也没有立即明令侦察机侦察。令美国人感到惊讶的是,美军将领始终不清楚日军航母发展究竟有多迅速。在最新一期的海军历史杂志上,历史学家乔纳森帕歇尔和迈克尔温格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靠谱的答案,珍珠港事件中,日本使用多个运营商的飞机组合编成战斗机群,并采取蜂群战术。这是美国所不知道的日本军队拥有的技能。
1941年5月10日傍晚5点,一架"梅塞施密特-110"高速战斗机从德国境内升空,悄悄向英吉利海峡对岸飞去。次日凌晨3时,飞机来到英伦三岛上空,飞行员跳出座舱直接伞降而下,安然无恙地落在苏格兰境内,任由无人驾驶的战机坠毁。这次正值战争高潮时期的飞行引出了历史上最神秘的事件之一在夜幕掩护下实施伞降的不是别人,正是希特勒的亲密助手、纳粹德国副元首、身为希特勒"接班人"之一的鲁道夫赫斯。堂堂的第三帝国巨头,缘何会在敌国冒险空降?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相关档案资料的披露,这桩"陈年公案"里的诸多谜团有了新的解释。
  意欲同英国媾和
  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赫斯初次结识了英国王室成员、苏格兰的汉米尔顿公爵,正是这次见面为他几年后的大胆演出埋下了伏笔。二战爆发后,一直坚持对苏联"动刀"的赫斯早就有意促成英德之间的和解,以便让柏林集中力量对付东方的强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赫斯实施了那次惊险而又突如其来的伞降。仅仅43天后,德国就对苏开战了。
  从天而降的赫斯的目的地正是汉米尔顿公爵在苏格兰的领地,希望与后者展开秘密会谈。他摸黑找到一户农家,主人一面热情地将他迎进家门,一面暗中通知了英国安全部门。很快,大群军警赶来将赫斯逮捕。在狱中,赫斯居然真见到了汉米尔顿公爵,滔滔不绝地向后者阐述了自己的立场,坚称英德和解是可以为双方带来极大战略利益的一步。然而,非但英国政府的立场没有丝毫改变,连向来对德国抱有好感的汉米尔顿公爵本人也没有被打动。就这样,赫斯被继续囚禁在英国人的牢房里,直至战争结束后被送交纽伦堡军事法庭。
新证据显示希特勒极可能知情
  显然,这次争议事件中最重要的核心问题是:希特勒事先到底知不知道赫斯的计划?立场不同的研究者多年来就此争执不休。今年5月,德国历史学家马蒂阿斯乌尔在对俄罗斯国家档案馆的一份材料进行研究后指出,希特勒对赫斯此行知情的可能性"极高"。
  根据俄罗斯独立报的报道,这份材料来自于一位名叫品奇的德国军官的供词,此人曾是赫斯的副手,后来被苏军俘虏。在1948年写就的供词中,品奇明确表示,赫斯的飞行和空降是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英德秘密谈判的一部分,他的使命就是竭尽全力促使英国同意与德国结成联盟关系。即使无法做到这一点,也要确保伦敦在德国对苏开战时袖手旁观。
  就此,马蒂阿斯乌尔相信,尽管事后百般否认,希特勒一定早就知道了赫斯的秘密飞行。另一个被乌尔视为间接证据的事实是,希特勒在痛批赫斯的同时,却对其留在德国的妻子予以悉心照顾。而且,在这次神秘事件之前,希特勒对自己的"亲密战友"十分看重并严加保护,甚至出于安全起见一直禁止其乘坐飞机,直到赫斯踏上前往苏格兰的航程。
  关键档案被严密封锁
  除了希特勒是否知情这一点,赫斯的神秘之旅还留下了另一个悬念英国人是否从赫斯口中提前得知了德国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直到今天,当事各方对此都没有明确的解释;然而,围绕这个谜团发生的种种后续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外界的怀疑。
俄罗斯自由媒体报刊登的一篇文章称,在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中,赫斯本来被安排交待那次神秘飞行的目的,他也同意将事实和盘托出。但是,主持那场审判的英国检察长居然在赫斯即将交代事实前一刻宣布暂时休庭,将其重新押回监牢。休庭期间,英国情报部门的代表面见了赫斯。重新开庭后,他的态度便急转直下,坚称自己已经丝毫不记得当年的事件细节。
  英国情报部门的这次探视自然成为所有问题的焦点,而根据英国相关部门的说法,围绕赫斯及其秘密飞行的档案要到2017年才会解密,有关英国情报人员在赫斯于纽伦堡法庭受审期间对其进行探视的材料,公开时间则被设定为2040年。很显然,这次会面成为"密中之密",英国人绝不希望外界过早知道其中的真相。
  另一个广为流传的疑点,便是赫斯在1987年的意外死亡。当时他已93岁高龄,自纽伦堡审判之后就一直被监禁。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除他之外的所有纳粹战犯就已被释放,国际上也有呼声要求释放赫斯,但被苏联否决。就这样,他成了最后一名在押战犯。岂料,当年8月17日,赫斯居然在严密监视下用电线"上吊自杀",距刑满释放不过3个月时间。
  赫斯之死的不合常理之处甚多。据曾经多次帮助他与外界联系的一名翻译透露,在最后的日子里,赫斯几乎已经瘫痪在床,连给自己系鞋带都难以做到。这样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又如何能用电线结束自己的性命?此外,现场调查人员还发现赫斯的医用氧气罐被人为地放空了。更加诡异的是,几天之后,赫斯住过的那间牢房也在一场大火中化为了废墟。
揭开真相尚须等待30年
  从宏观角度看,赫斯这次不成功的秘密媾和,仍对二战形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此之前,斯大林就怀疑英国国内存在一股主张与德国和解、共抗苏联的势力,人民内务委员会(即后来的克格勃)提交的一份报告曾着重提到了有关情况。斯大林对此予以高度警惕,所以在得知赫斯的"单刀赴会"之后,立即向苏联西部防线增添了7个师的兵力。
  有趣的是,事件发生后没几天,苏联真理报便突然刊发了一则消息:"1941年5月10日夜,一架飞机在英国苏格兰地区坠毁,飞行员被成功营救。他自称鲁道夫赫斯。"这篇简短的报道仅仅陈述了事实,没有做任何评价和分析。毫无疑问,这是克里姆林宫的策略,意在告诉英国人:"我们对赫斯的事情了如指掌。"在许多分析者看来,这也是导致伦敦不敢与德国人走近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关于此次事件,英国方面后来通过非正式渠道进行了回应。丘吉尔曾在回忆录中写道:"斯大林一直对赫斯的秘密飞行十分感兴趣,曾在1944年向我询问此事我回答,英国国内确实有些人想让纳粹侵略的矛头指向苏联,所以与德国进行了一些沟通,但没有任何结果。"1945年,丘吉尔在另一次谈话中"偶然"提到,"俄国人对赫斯的那次飞行紧抓不放,斯大林和我曾就此事展开长谈。"他隐晦地表示,是英国情报部门秘密邀请赫斯来访的,"如果这些事情统统真相大白,对英国恐怕极为不利。"
在史学界,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英国情报部门确实曾试图与赫斯取得联系。此外,还有一个事实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赫斯驾机飞抵苏格兰上空时,燃料已基本耗尽。按照操作规程,他应该将外挂的辅助油箱抛弃,以免出现安全隐患。但赫斯没有这么做,合乎情理的解释是:他希望为降落后加满油返回德国留下一点机会。问题在于,如果他真有这种打算,事先多半已经同英国当局达成了某种默契。
  希特勒到底有没有单独媾和?也一切或许要等待2040年后的档案解密了。
  
1、研制出冲锋枪却不用
  远在十九世纪末的日、俄战争中,当时俄军主要使用的步枪为老式的滑膛枪,有效射程只有300多米,而日军则使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来复枪,有效射程达到了800米以上,同时日军训练刻苦,军中有大批神射手,其精准射击给俄军造成了很大伤亡,从此奠定了步枪在日本陆军中的绝对主力地位。一战结束以后日本陆军也曾有人提出过为部队装备冲锋枪的想法,在1931年的128淞沪战役期间,日军与中国军队在上海激战中,已经认识到中国民团和19路军装备的冲锋枪的威力。
  事态平息后,日军大本营军械局对冲锋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先后派员到欧洲考察,试图研制自己的冲锋枪以装备部队。1934年,日本陆军开始悄悄进行冲锋枪的研制工作,这种试验型冲锋枪被命名为2号冲锋枪,一年后,该枪支因为枪械安全性、可靠性不良而被否决。更重要的是,这种制造冲锋枪的思想在日军中遭到很多人的批评,批评者认为冲锋枪虽然火力凶猛,但是弹药耗费太大且射击命中率太低,在实战中会对后勤供应造成困难,而且实战作用很令人怀疑,因此生产冲锋枪的计划就被暂时搁置起来。
  1940年,欧洲战事的发展,让日军领悟到现代步兵武器组合中,冲锋枪有一定的作用,而且38式步枪对于新组建的装甲部队乘员来说枪身也太长了,于是生产冲锋枪的计划又一次被提出来,这次大本营批准了。设计图纸早在以前就在南部军械设计所出台,这个被命名为"100式"的冲锋枪于1940年定型,正值日本神武纪年1000年,所以起名百式冲锋枪。它的蓝图以MP18为依据,事实上,它可以说是MP18的仿制品,同样的外形,同样的侧装弹夹,只不过将直弹夹改为弯弹夹,装弹30发,最大的改动就是在枪口做了一个挂扣,以满足军方必须能安装刺刀的要求,尽管那刺刀安装上去后整个枪支显得很滑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吟风阁古风文学论坛 ( 豫ICP备15004038号-1 )

GMT+8, 2024-11-22 04:53 , Processed in 0.057022 second(s), 15 queries .

古风文学 吟风阁

© 2001-2016 yinfengg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