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学的时候,我们寝室算上我,一共住了六个妹子。 如今距离毕业已经过去了两年多,她们中的一个去年结了婚,一个前些天生了娃,一个刚领证荣升为军嫂,还有一个正在跟自己两小无猜的青梅竹马腻腻歪歪中。 作为在爱情路上走的比较成功的四位杰出代表,无一例外的,她们有一个共同特点,与自己的另一半相恋在校园时代,或者说打小就认识了。 从学校步入社会,她们的爱情抵挡住了所谓的毕业季分手季,抵挡住了毕业后为了工作暂时性的分居两地,抵挡住了挣扎犹豫看不到未来的长达三年的军恋,抵挡住了分分合合、合久必分的天下大势。 身边这样的例子太多,还比如南哥和萌萌。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在这个万人空巷普天同庆的日子里,一起放学撸完串走在回家路上的南哥对萌萌表了个白,还在读高中的两个人就这么在一起了。 2010年,他俩分别读了两所不同的大学,一个去了杭州,一个留在成都,四年的异地恋正式拉开了帷幕。这几年里,两家的家长进行了数次亲切友好会晤,并迅速发展成为可以互赠腊肉的准亲家。 2014年,两个人在不同的城市继续读着研究生,终于到今年,功德圆满的结束了七年的异地长跑。 这七年,两人攒下的不仅是一叠厚厚的车票和机票,还有我们看在眼里他们甜在心里的与日俱增的感情。
(二) 说到那年住在同一间寝室的室友,还有两个没提。两个没什么桃花运的女子不约而同选择去了大城市闯荡,一个北上,一个南下,南下如我。 她们在一塌糊涂的年纪里顶着生活的压力,跌跌撞撞磕磕碰碰的攒着越来越高攀不起的份子钱,眼巴巴的羡慕着那些从校园里走出来的爱情。 原来,毕业后才明白,错过了早恋,错过了校园爱情,果然只能等相亲了。 毕竟我身边的人真的走在了这条我们曾不屑一顾嘲讽取笑的相亲路上,北上的室友就是其中一个。 ——家里老太太安排的,说那男生是我们本地的,恰好也在北京工作。 ——终究还是没能躲过相亲啊! ——是啊,还是你躲的远,从我大北方跑去了广东… 学弟小峰也是,毕业不到半年就相了三次失败的亲。 相过英国留学回来的研究生,说是三观不合,人家张口闭口就是英国欧洲怎样怎样;相过他们省医院心脏科年薪20万的女医生,倒是可以聊,但对方不时炫耀自己的家庭让他很是在意;还相过超有爱心的幼儿教师,不过对方没看上他。 我还有一个当法官的工作狂好朋友,平时只喜欢看书不爱凑热闹、朋友圈子太窄的她上个月也相了自己人生当中的第一次亲。 回来就对我抱怨说很是失望,聊天基本没什么共同话题,而且相对于她本人来说,对方更看重的是她那份稳定的工作。
(三) 确实,相亲是一件极其注重效率的事情。 我们就像是待价而沽的商品,在这场相互的面试较量里,无论是拼门户,还是比权财,都有着不能再明确的目的性。 正如周冲在书里写道: 你爱好民谣,喜欢足球,热爱写作,向往意大利,嗜好炸鸡加啤酒,一生的梦想就是和王小波、崔健、达芬奇几个打一场通宵麻将。 但所有这些,在相亲对象眼里,它就和你的阑尾一样不值一提,虽然你觉得这才是你生而为人的理由。 当彼此条件谈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吃几次饭看几次电影结婚过一生。 不和谐还可以换,若你有勇气再结一次的话,反正是赶在了一个离婚便捷的时代。 言而总之,谈恋爱要趁早,当然并非每个人都拥有圆满的校园爱情,谁不曾幻想着走到最后,幻想着有个属于你们自己的家,有扇大大的落地窗,夜幕下的城市并不清冷,他下班回来在客厅逗逗狗,你在厨房里煲着他爱喝的汤。 可没办法,有赢家必然会有输家,即便是失败了,那也没关系,还可以当一切是在为真爱让路,只不过比别人多走了些弯路罢了。 唉,小编就走上了这一条不归路啊~ 老一辈经验劝你们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该早恋还是早恋吧,不然只有黄昏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