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周南•樛木》 【先秦】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诗先以葛藟缠绕樛木,喻女子嫁给丈夫,然后为新郎祝福,希望他能有幸福美满的生活。全诗句式整饬,以群歌叠唱的形式表达出喜庆祝颂之情。 ▐《小雅•鸳鸯》 【先秦】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君子万年,宜其遐福。 乘马在厩,摧之秣之, 君子万年,福禄艾之。 乘马在厩,秣之摧之, 君子万年,福禄绥之。 ▶诗歌前二章以鸳鸯起兴,象征新婚夫妇像鸳鸯成双成对,永不分离,而秣马迎归,正是婚娶的描写,落实新婚中的“迎娶”,全诗充满了对婚后生活的美好憧憬。 ▐《周南•桃夭》 【先秦】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首诗是女子出嫁时所演唱的歌诗,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 ▐《唐风•绸缪》 【先秦】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 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诗借了“束薪”作象征,用“三星”作背景,描写了夜的过程,时光的流动,借助内心的独白“今夕何夕”、“如此良人何”,真有道不完的情深意长和新婚之夜的憧憬和激动。 ▐《齐风•著》 【先秦】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 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 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 尚之以琼英乎而。 ▶婚嫁场面如此热闹,然而女子映进眼帘的唯有恭候在屏风前的夫婿,却又不敢抬头细瞧,只能看到他帽沿垂下的彩色的“充耳”和发光的玉瑱,实是妙趣横生,余味无穷。 ▐《古诗十九首》(其八) 【汉】汉乐府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妾为菟丝,君为女萝,唯愿与君藤蔓相绕,永不分离。 ▐《述婚诗二首》(其一) 【汉】秦嘉 羣祥既集。二族交欢。 敬兹新姻。六礼不愆。 羔雁总备。玉帛戋戋。 君子将事。威仪孔闲。 猗兮容兮。穆矣其言。 ▶读罢全诗,眼前似有一幅韵致盎然的古代婚典画卷徐徐展开,六礼已成,鸾舆笙歌,烛影摇红,千载之下仍能令人感受到当时婚礼的热闹气氛。 ▐《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是一首行卷诗。作者以新妇自比,“入时无”三字为全诗灵魂,极为精妙的表现出新婚少妇即将拜见公婆时的紧张忐忑的心情。 ▐《初宵看婚》 【唐】杨师道 洛城花烛动,戚里画新蛾。 隐扇羞应惯,含情愁已多。 轻啼湿红粉,微睇转横波。 更笑巫山曲,空传暮雨过。 ▶全诗以新娘为中心,含蓄地铺排了女子新婚的喜悦之情,又留有颇多想象空间,仿佛梦回大唐,一睹当年婚嫁盛况。诗中的“隐扇”是我国古代普遍的婚礼习俗,指在婚礼上,新娘需用扇遮脸,交拜后才把扇子撤去。 来自——木槿向南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吟风阁古风文学论坛
( 豫ICP备15004038号-1 )
GMT+8, 2024-12-18 10:00 , Processed in 0.038770 second(s), 2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