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50小时到拉萨 相亲被拒 为填饱肚子花式蹭饭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R7GTJBQ2ErpQF2图为臧公柱在布达拉宫前听说臧公柱这次出差到拉萨,当地的朋友都热情邀请他,从中午到半夜电话一会儿一个,朋友们说要带他去想去的每一个地方转转。坐在拉萨满街跑的出租车里,看着窗外飞过的城市风景,臧公柱觉得恍如梦中。还没到拉萨,先给自己“上了一课”1992年的那个暑假,刚刚毕业就主动申请援藏的臧公柱踏上了前往拉萨的“征程”。说是“征程”一点都不夸张,整整五十几个小时,他自己都没想到会这么折腾。到达拉萨汽车站的招待所已是凌晨1点多,身处向往了许久的雪域高原,臧公柱却兴奋不起来了。因为高原反应,他刚刚又突然流鼻血了,根本止不住,手绢都染红了,半脸盆的清水也被染成了黑红色。现在只感觉又渴又饿,身体急需补充能量。要是放到现在,这还不简单么,叫个外卖顶多半小时,饭就送到房间门口了。可当时哪有什么外卖,房间里热水壶都没有,只能自己硬撑着慢悠悠地去街上找吃的。拉萨长途汽车站是一座三层的小楼,连个大门都没有,东侧一楼是售票大厅,西侧走廊两边就是招待所的客房,以臧公柱当时的疲惫程度,根本顾不上在意这些,感觉有张床能立马躺下休息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了。话又说回来,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三层小楼在拉萨都很少,也实在没什么可选的。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R7GTJBn5wO5l6V图为从青藏公路经过时在格尔木站,因衣服都在行李包里,衣服只能混搭坐长途汽车进藏不是臧公柱的本意,他原是打算从成都坐飞机的。那时进藏的人多,可每天只有两班飞机,排队买到票至少要两周时间。他只好改变策略,先是坐了两天两宿的绿皮火车到西宁,住了一宿,又坐长途汽车,到格尔木火车站附近,在招待所停留了一宿后又赶路。“没想到交通这么不便,吃饭和睡眠都跟不上,到唐古拉山口时,就开始头晕脑胀、鼻血直流,只能撕下笔记本的纸塞住。”臧公柱在拉萨汽车站的招待所过了一宿,天亮后,同屋的人有朋友开车来接,他就搭车到了布达拉宫东侧的地矿厅招待所,那位朋友跟他说,要住到“城里”,才能好好地“养精蓄锐”。稍作调整后,臧公柱要赶去位于堆龙德庆县的单位报到。他到路边等着从堆龙德庆县过来的“招手停”——那种十几个座位的中巴车。还好运气不错,没等多久就有车捎上了他,不然两件大行李,自己当时身体又那么弱,真怕吃不消。填饱肚子,是要精心琢磨的大事儿作为单位的单身青年,臧公柱的伙食问题只能在食堂解决。因为那时西藏行政学院附近根本没有饭馆,结了婚的同事都是自己在宿舍做饭。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R7GTJC411KhJSF图为臧公柱在宿舍前吃饭食堂的馒头个儿不大,还是灰突突的,蔬菜就是老三样,土豆、萝卜和白菜。当时刚实行双休日不久,为了避免两天饿肚子,每到周五他就从食堂买一小桶馒头提回宿舍。“那时我总以为,单位在拉萨西北郊,比较偏远,所以伙食不好。后来到了其他单位的食堂,才发现都差不多,当时拉萨的大环境都是这样。”http://p99.pstatp.com/large/pgc-image/R7GTJCOAHqKYuC图为臧公柱(右三)随单位教师在乡村调研后来,单位给每家每户配了一台煤油炉和油桶,定期收集油桶统一去外边灌油。用这种煤炉做饭,得不停地弯腰拨拉引火的芯子,边吹边点火,那火烧起来也没啥劲儿,炒出的菜都是生油味儿。要说改善伙食,就得算是各种罐头了。“一到做饭的点儿,有的家里就会飘出罐头的味道,有一种红烧肉罐头总是肥肉很多,而且毕竟放的时间长了,有一股哈喇子味儿。”但就是这样的改善,也不是啥时候都有的。相亲被拒的“奇葩”理由臧公柱对周围的环境慢慢适应了,各方面也稳定下来,单位里热心的同事开始给他介绍对象。期间一共见了三个女孩儿,一个在城关区政府工作,一个是税务局的,还有一个是西藏自治区政府大院里的一位工作人员的妹妹。按理说条件都还不错,当时找对象,机关事业单位都是首选。可人家在与他初次见面后,就没回音了,有一位后来又一起吃了两三次饭,但也没了下文。红娘们反馈回来的信息五花八门,但都有这么一条——单位离拉萨市里太远了。“嫌距离远那是话没说透,人家意思就是买菜难、吃饭难,生活不方便,这对于以结婚为目的的现实生活,确实是个很大的难题和挑战,尤其是在当时那个年代。”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R7GTJD11w8HaNs图为当时的拉萨菜市场一角当时住在拉萨西边的人,买菜的地方只有一个选择,布达拉宫脚下康昂东路的中心菜市场,住在拉萨东边的人,都去八廓街北侧的冲赛康市场。“一周买一次放冰箱里不就行了吗?买菜不方便还能影响成家?”这个在今天看来很简单的问题,臧公柱真觉得难以回答。当时在拉萨,买电冰箱对一个家庭来说,那算是一大件儿。即使有了冰箱,柴米油盐这些也得靠自行车驮运,来回一趟四五十分钟算少的。“小卖部少,液化气缺少而且还贵,只能烧柴油做饭,公共交通不便,像面粉和大米这些,再沉也得来回驮。”相亲不成就不成吧!臧公柱打趣地说,有句话不是叫“单身有理”嘛!“对于单身青年,最经济的吃饭方式,就是蹭饭。蹭饭吃,无关脸皮,无关性别,单身就是最好的理由。于是,我就一家挨一家地到已婚的同事或朋友那蹭饭,尤其是到住在布达拉宫广场附近的朋友那里蹭饭,因为市中心的饭馆便宜又好吃啊。”这样“打游击”的日子,成了当时的单身青年最流行也最“经济”的吃饭方式。(中国西藏网 记者/吴建颖 图片由臧公柱本人提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