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槐树亿万人的“根”,你脚小趾甲两瓣吗?那也可能...
http://p3.pstatp.com/large/efc00046923b9f117aa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大规模地移民,要从元末年间的历史谈起。元朝统治中国89年,元末时民不聊生,河南、山东、河北等中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百姓揭竿而起反抗元帝国的残暴统治。朱元璋起义后战果越来越大,取山东收河南,元帝出亡漠北,这样长达16年的元末兵乱结束。元朝末年除兵乱之外,水、旱蝗、疫也接连不断。黄、淮河又多次决口,使中原之地“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连年饥馑,民不聊生”。中原地区不但水患严重,大蝗灾也频频而至,从至正元年到二十五年,大蝗灾计有十八次。山东、河南之孟津、新安、渑池出现“民食蝗,人相食”的惨状。同时,危害极大的瘟疫又多次流行于河南、山东、河北、陕西以及南方诸省。明朝建立后,中原地区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积骸成丘,居民鲜少”“多是无人之地”。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建文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采取了”削藩”。燕王朱棣以入京诛奸为名,发生了“靖难之役”,四年的战争导致又有永乐迁民之举。根据《明史》记载,燕军在战争中,抢掠屠杀严重,“燕军掠真定,顺德、广平、大名”。在真定“斩首三万级”,白沟河仗,燕王“乘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朱棣胜利后,对忠于建文帝的军队和百姓杀无赦,河北、山东等一些族谱中记载,燕兵所至,村城成墟。当元末中原地区荒疫兵乱之时,山西少受波及,风调雨连年丰收,社会安定,人丁兴盛。再加中原各省难民流入山西,使山西南部人口稠密。洪武十四年,河南人口189.1万人,河北人口189.3万人,而山西人口却达403万人,相当于河北、河南人口的总和。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采纳户部郎中刘九皋、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奏议,实行移民屯田决策,开始大量移民,一场历经50余年的移民高潮开始。从明洪武3年至永乐15年,近50年的时间里就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主要迁往京、冀、豫、鲁、皖、苏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另外,海外移民分布在世界各地100多个国家。http://p3.pstatp.com/large/e94000219df98a25aed由于洪洞县靠近中原,便于迁徙,故多次组织当地“有丁无田”或“丁多田少”的农户迁籍。当时负责迁徙都督佥事李恪,采用多种方法,诱迁不愿意开故土的农民。有次扬言:凡自愿迁籍的农民可到广济寺内办理手续,凡不愿迁籍者可到寺左侧的大槐树下等候裁定。诸多不愿意迁徙的农户挤至大槐树下。结果,这些人全部被迁徙。这棵大槐树便成了先人告别故里的标志。为了记住祖先,被迁农民把自己初生子女的双脚小趾咬裂,以示纪念。因而,与移民有关系的人两脚小趾甲盖是两瓣。洪洞大槐树作为移民史实的见证者,已历600余年风雨,自然是移民心目中的老家,每年有20余万人前往寻根祭祖。至今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仍流传着一句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http://p1.pstatp.com/large/e94000219fc9a568629
页:
[1]